在网上买了一个小物件,后面就收到了一条垃圾短信。



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信息泄露,费解。

这河里吗?!


反正对于大部分人而言,都知道这种是垃圾诈骗短信。

但仍有一些贪小便宜、对自己“自信过头”的人上钩。当你真正报着白嫖的心,就可能着了骗子的道,悔之晚矣。


通常出于习惯,被拦截的信息我也会看一下。

因为有时候,由于个人设置,系统会“误杀”,拦截掉一些有用的短信。像我,骚扰拦截里面,直接连陌生短信也拦了,还有在设置关键字里面,添加了一些营销广告类的词,基本上将垃圾短信拒之门外了。只不过,一些验证码的短信也会被关进小黑屋…….

提起垃圾短信,我顺便查看了一下工信部官微——工信微报,关于2021年2季度垃圾短信投诉情况盘点的统计图。

可以直观看到:


1、相对而言,垃圾短信投诉量呈下降趋势



2、发送垃圾短信的主要地区山东、浙江、福建等地,而受骚扰最严重的地区为广东、河南、江苏等地



3、垃圾短信88.7%内容为零售业推销、贷款理财、保险推销,而11.3%内容为违法信息,包含非法金融、违法出售票据/证券、色情暴力等


4、发送垃圾短信渠道,三巨头都有份,移动最高占54.5%、联通占21.9%、电信占19.6%、剩下4%为移动转售。



5、垃圾短信发送的主要端口为106开头号段



6、用户投诉的验证码恶意轰炸短信达20074件,环比上升7.3%



总的来说,想要将垃圾短信“腰斩”,是不太可能的事情。

但可以肯定的是,随着治理政策的完善,其数量会逐步减少,直至消失不见,日子也会越来越“清净”。

相比以前的泛滥,还是好了很多,不过跟个人的日常习惯也有关联。


平常日子里,我们也仍需谨慎对待:

  • 不轻信垃圾短信,避免上当受骗。
  • 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安全。
  • 手机安装一个很奈斯的APP——国家反诈中心。
  • 其他未知的APP不下载,陌生链接不去点击。
  • 记住两个号码——96110(全国反诈电话)12321(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)。